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人气指数:165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03:32
网站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属于公立制的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公元一九零二年,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学校的英文名字是: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学校的简称有:南师附中,南京师大附中,南师大附中。学校的现任校长是葛军。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师资:

建校以来,王瀣、柳诒徵、杨铨、严济慈等教授曾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执教。截至2009年,学校拥有的教师中包括: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5人;江苏省、南京市名师5 人;江苏省特级教师16人;市学科带头人20人;省市教育工作者6人;南京市青年教师32人;在职专职教师学历均在本科以上。

特级教师与教授级高级教师名单(部分)

陈履伟、周久璘、王栋生、卢新建、陶维林、陈理、程鸣、龚修森、李华、曹云军、孙小红

教师名单(部分)

卜美平: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曹云君: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名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陈履伟: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党务工作者

程鸣: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标兵

丁志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

龚修森: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龚燕: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江卫兵:南通市教育工作者

李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劳模、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

刘文庆: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卢新建: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孙小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

唐龙:南通市教育工作者

陶维林: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王栋生: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

王雷: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许英慧:三门峡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姚玉琴: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南: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士民:江苏省爱生模范标兵、南京市师德标兵、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张学慧: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周久璘: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名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李晓晖: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学校教学设施: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配套的校园网站和办公自动化平台,并于2014年完成了校园Wi- Fi的全覆盖,教学设施已具备信息化功能。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有教学楼、办公楼、艺术中心、科技实验中心、图书馆、校史馆、食堂、宿舍、体育运动中心,教学、生活条件良好。

截至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有数字化图书馆、iPad教室、物联网实验室、高端理科实验室,并开设有对应的理科探究实验等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外交流:

自20世纪80年代,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的九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其中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还在南师附中建立了分校。友好学校间实行教师互派、教材交流、网上课程交流、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另外学校每年派教师出国讲学、考察、进修,也邀请国外专家学者讲学、授课,同时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

进入21世纪,学校的国际交流更趋频繁,出国讲课、考察进修的教师达200多人次;每年均有数十位同学出国交流或到国外著名高中学习一年。

2006年9月,南师附中依靠自己的双语师资队伍,并在国际平台聘请具有专业资质和教学经验的高中教师,独立开设 IB国际文凭课程并招收中国学生,2007年正式获得授权。2012年通过国际文凭组织的“五年评估”。截至2013年,五届毕业生主要前往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就读本科。

学校特色改革:

1922年,南师附中率先采用三三制新学制并编定新学制课程大纲,实验道尔顿制,推动了全国中学的学制和课程改革。

抗战期间,艾伟主持开办中学六年一贯制学习心理实验班。

20世纪50年代,进行高中文理农分科教学实验和四二制试点班教学改革。

60年代,在江苏省教育厅的主持下,进行了旨在推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改革。

80年代,在国家教委的指导和香港华夏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进行了高中课程结构改革。

90年代,南师附中实行高中阶段必修课分层次教学实验,被列为国家“八五”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的子课题。

进入21世纪,学校开设了以现代公民为培养目标的德育课程、以思维品质为培养目标的拓展课程和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综合课程。其中,德育课程包括经典人文阅读、生涯规划、意志训练、责任教育、训练、跨文化交流、生命教育、审美教育等课程;扩展课程包括选修课、竞赛课、大学先修课、名师讲坛、系统思考、“走进鲁迅”等课程;综合课程包括教育剧场、梦想基金、科技文化节、特色学科活动、学生社团等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荣誉:

首批示范高中

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基地

江苏省重点中学

江苏省模范学校

全国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

江苏省信息化试点学校

IB国际文凭课程项目学校

学校历史进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曾十易校名,七迁校址: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筹建;

1906年,更名为两江师范学堂附属中学堂;

1915年,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

1923年,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

1927年6月,更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2月,更名为国立江苏大学实验学校;

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实验学校(中大实校包含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部,初中部和高中部为中大实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战争,于9月波及南京,1937年8月26日,位于南京的中大实校被日机轰炸,原校址变成一片废墟。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与中大实校主任许恪士商讨后,决定举校迁往安徽屯溪,开始了抗战附中的迁移,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国立十四中,即国立第十四中学)设在重庆青木关,并于1942年在沙坪坝增设中大附中分校;

1938年8月中大实校派人到贵阳考察,在与政府研讨后,决定在贵阳马鞍山建校。后来因为为在马鞍山离重庆较远,中央大学的大学生不方便到达马鞍山实习,所以1941年中大实校与国立十四中(当时迁往重庆)互换校名。这个决定下达时,在马鞍山的中大实校师生气愤,时任校长杨希震愤然辞职,部分教师离开;

1938年9月前后,师生到达安徽屯溪,由于当地条件限制,不得不在一所祠堂中授课,环境恶劣,由于抗战战场的深入,安徽屯溪变得岌岌可危,之后,附中又开始继续迁移,并于12月到达长沙岳麓山。

1946年抗战胜利后次年,马鞍山中大实中、青木关中大附中、沙坪坝中大附中分校迁回南京,合并为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

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0年10月,径称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1952年,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组建为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68年,更名为南京市鲁迅中学;

1978年,恢复为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02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

2005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2009年,创办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2012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

2013年,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免责声明:
此页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58.213.145.148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09913.honpu.com/